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州、縣各級關于脫貧攻堅的部署要求,突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推進貧困村信息化建設和電子商務發展,全面貫徹落實上級商務部門電商扶貧工作和巴塘縣委、縣政府關于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精神,落實《中共甘孜州委辦公室、甘孜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甘孜州十大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扎實推進全縣電商產業扶貧工作。結合《甘孜州 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甘府函〔2019〕97 號)要求,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助力精準扶貧,實現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一)利用現有閑置場地,建設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面積不少于 300 平米,作為電子商務發展服務和展示中心,集電商展示、農村產品展示、鄉村旅游展示、電商企業及個體入住、電商公共服務、倉儲物流配套服務(與倉儲中心聯動)、創新創業孵化、人才發展培訓等功能于一體;統一應用全縣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形象;開展電商發展宣傳推廣;組織 1 次以上電商扶貧產銷對接會,提高品牌知名度,促進農村產品上行和電商精準扶貧。
(二)依托萬村千鄉農家店、供銷社農資店、益農社、郵政、金融機構、通訊運營商網點,整合供銷社、益農社、金融機構、三大運營商等專業服務資源,建設鄉鎮級電物流服務站和村級電子商物流服務點,以建檔立卡貧困村為重點對象,重點聚焦全縣減貧任務,全年建設19個電商脫貧奔康示范鄉(鎮)級電商物流服務站和 58 個村級電商物流服務點。
(三)整合人社、高校、電商協會、培訓機構、服務企業資源,開展全州縣電商普及培訓、電商扶貧培訓、專項培訓和實操培訓,編撰印刷派發培訓教材三套、開發一個系列電商培訓視頻等,累計培訓貧困戶 600人次以上,培育貧困戶創業就業等。
(四)遴選并建設縣級藏鄉鄉村旅游電商應用示范點 1 個,面積不少于 400 平米。依托電子商務實現農旅結合、文旅相融,利用互聯網平臺打造閑置民居改造升級實現經營、加強藏鄉田園景區景點物聯網建設等方式實現電商鄉村旅游精準扶貧。
(五)調研、策劃、編印 10 個以上農村產品目錄庫、網貨手冊及網店經營公共數據包;遴選 3 個以上優質的農產品進行互聯網化品牌和商品開發、培育和推廣;設計并制作 3 個以上農產品電商包裝(包含“圣潔甘孜”公共品牌和“五彩藏鄉”巴塘公共區域品牌),開展后備箱扶貧計劃。打造電商扶貧商品供應鏈體系,為網商提供供應鏈服務。培養電商精準扶持貧困人員開店創業,探索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農村電商服務體系,推進巴塘縣電商服務的標準化、規?;?、品牌化。
二、基本原則
(一)全域統籌、整體打造。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整體打造、分步實施、標準統一”要求,整合中央財政專項補助資金及各類資源,構建統一的標準設定、質量管理、系統建設、平臺運營、渠道建設、營銷推廣、品牌打造的服務體系。
(二)政府引導、市場為主。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導向,營造開放、包容、公平的政策環境,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高農村電子商務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科學規劃、有序推進。根據區位、資源、基礎條件等因素布局項目,按照輕重緩急、先易后難、突出重點的原則,分步實施,有序推進。
(四)確保質量、規范實施。充分發揮農村電子商務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作用,不斷提高農村電子商務扶貧的質量和成效。管好用好財政資金,規范實施示范建設,確保各項規定落實到位。
三、主要任務
(一)推進縣域電商扶貧示范
建設縣級電商脫貧奔康示范鄉鎮,在電商扶貧推進、公共服務、配套政策、網貨供應、物流配送、質量標準、產品溯源、綜合服務、人才培養等體系建設方面先行先試。支持到設立線上線下展示展銷體驗店、舉辦消費扶貧體驗活動,逐步形成電商扶貧的品牌產品、品牌企業,打造一批精準扶貧脫貧的典型模式。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政策。適應農村生活服務需求,改造提升一批扶貧站點,完善電商服務站點與農戶利益緊密聯結機制,實現“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及村民服務并重,著重培育一批電商精準扶貧創新發展示范區域,開展農村電商精準扶貧示范基地、企業、網店創建等。
(二)鼓勵創新融合發展
鼓勵電商扶貧創新創業就業,實施農村青年電商培育工程、巾幗電商脫貧行動、電商助殘扶貧行動,支持“電子商務+行業(專合)組織+貧困戶、電子商務+農業龍頭企業+貧困戶”等模式發展,形成一店助多戶,一店助一鄉(村)或多鄉(村)的電子商務結對幫扶方式。結合農牧業特色支柱產業體系,依托全縣雪菊、核桃仁、醋海椒、辣椒醬、崖蜜、藏香豬臘肉、3180礦泉水等提升組織化水平,增強農產品電商化銷售能力。
實施開展農村電商“一戶一碼”扶貧模式?!耙粦粢淮a”即“一戶一店一碼”,對巴塘縣有條件的貧困戶進行摸底調查,收集貧困戶的基本信息,并為每一個貧困戶生成一個二維碼、輔導并為其開設一個店鋪,掃碼后可直接得到貧困戶的基本信息并進入貧困戶的店鋪。在巴塘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以及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線上平臺對貧困戶二維碼進行展示和推廣,并形成貧困戶大數據,引入各地采購商、經銷商通過公共服務中心線上平臺訪問了解貧困戶的產品及產量后,掃描微店展示頁面的二維碼,即可進入貧困戶的微小店采購農產品及加工品。
實現“一戶一店一碼+貧困戶”的銷售模式,大大增加了農戶農特產品的曝光率和銷售渠道,解決農戶產品賣難、賣不出價的問題?!耙粦粢坏暌淮a”電商扶貧新模式,是電商扶貧模式之一,是一個從扶貧到產業扶貧甚至上升到扶智的一個過程?!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讓貧困戶堅定信念,樹立信心,發展產業,通過自己的雙手早日脫貧。
通過巴塘電商扶貧工作對“一戶一店一碼”的持續打造幫扶和推進,形成具有巴塘特色的電商扶貧模式。
(三)健全電商支撐體系。
制定藏區適應電子商務的主要農產品質量、分等分級、產品包裝、業務規范等標準,推進產業規?;?、品牌化。強化城際運輸、農村貨運班車等與貧困地區配送的銜接,加強貧困地區分撥中心、配送中心和末端網點建設。探索“電商產業園+物流園”融合發展新模式。推動倉配一體化和共同配送,推進“互聯網+物流”,加強物聯網等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積極推進電商物流渠道下沉,支持連鎖零售企業、郵政快遞企業、末端配送企業、生活服務類企業共同打造便民利民的電商物流服務體系,解決“最后一公里”末端配送難題。整合供銷、郵政等物流資源,構建“共享、拼車”等縣域電商物流服務體系。加快以鮮活農產品、食品為主的電子商務冷鏈物流發展,構建電子商務全程冷鏈物流體系。分階段積極推進農村信息通信服務優化升級,推進“寬帶鄉村”建設,特別是加大偏遠地區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確保通信扶貧“不留死角”。
(四)建設電商扶貧主體隊伍
開展電商扶貧活動,培育扶貧主體隊伍,扶持一批輻射帶動能力強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動“名特優新”、“三品一標”、“一村一品”農產品和休閑農業上網營銷,培育一批電子商務扶貧示范企業和示范網店。在全縣扶持10家網店成長壯大,加大貧困地區電商人才培訓,鼓勵探索F2C(農場直供)、C2B(消費者定制)、O2O(線上線下)和CSA(社區支持農業)等新模式,建立起農戶、產地、專合社、平臺和用戶共贏合作機制。
(五)優化電商發展環境
認真總結推廣在電商精準扶貧實踐中探索的成功經驗,組織召開貧困鄉鎮、貧困村電商精準扶貧經驗交流會,引導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引導干部群眾開闊視野、拓寬思路。打造電商精準扶貧公共服務平臺,全力對接“四川扶貧特產超市”“圣潔甘孜扶貧特產超市”,參與市(州)在成都等地的傳統節假日、網絡促銷節點、“扶貧日”等時段聯辦名優特產網購網銷活動,開展產品電商體驗、特色產品電商體驗、全國行等線上線下展示體驗活動。定期舉辦電商扶貧沙龍,對表現突出的電商扶貧企業和個人推薦到州省層面表彰。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責任分工
巴塘縣電商進農村成員單位按部門職責抓好電商扶貧工作落實??h扶貧移民局負責貧困村、貧困戶基本情況、創業需求清單的統計及制定,以及綜合協調、進度通報、監督檢查、年度考核等工作。負責把電商扶貧列為各鄉鎮、駐村幫扶單位年度精準扶貧考核的一項重要職責和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h經濟信息和商務合作局負責做好電商平臺引進培育、網貨促銷、物流配送、人オ培訓、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等工作,縣農牧農村科技局負責建立覆蓋全過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考核評價制度、建立大型農業基地、培育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工作;縣經信商務局牽頭,相關部門負責配合,加快貧困村寬帶網絡建設工作;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做好網上銷售產品的資質認證、質量安全監管和誠信體系建設,加大網絡市場監管力度等工作。各鄉鎮抓好本轄區電商扶貧各項工作的組織落實,要充分發揮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大學生村官等人才作用,督促貧因村和駐村工作隊配合做好電商扶貧項目實施、政策宣傳、組織培訓和各項政策措施的執行。各幫扶單位負責組織聯系戶參加電商培訓,并在交通、食宿上盡量提供方便,動員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從事電商創業。
(二)抓好宣傳推廣
加大電商扶貧的宣傳力度,通過廣播、電視、報刊傳統媒體及微信、各大新聞客戶端等新媒體開展電商扶貧宣傳推廣工作。繼續在州縣融媒體網站和主流媒體上開辟專題專欄,對電商扶貧工作持續開展宣傳報道。各鄉鎮村綜合服務站點和幫扶單位要充分發揮村級組織和群眾在電商扶貧中的重要作用,尤其要認真總結和宣傳推廣電商扶貧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并及時把相關典型案例報送至縣經信商務局??h經信商務局適時組織舉辦電子商務知識普及宣講和電商扶貧論壇經驗交流,引導干部群眾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引導縣電商企業參與各大電商平合的網絡促銷推廣體驗活動,營造電商扶貧的濃厚社會氛圍。
(三)
強化督查推進
電商進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每月聽取進展情況匯報,視工作需要適時組織召開推進調度會,研究工作推進過程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案,并督促相關鄉(鎮)、單位抓好工作落實。
(四)
嚴格考核獎懲
電商扶貧推進工作納入各鄉鎮和有關部門年終精準扶貧綜合考核內容,經信商務、扶貧等部門建立健全電商扶貧部門績效考核機制,與其他扶貧工作同安排、同考核、同獎懲,重點考核網店數、銷售量、交易額及帶動貧困村群眾網銷農產品和創業就業脫貧等情況,年底評選表彰一批電商扶貧成效突出的示范企業、示范網店和創業典型,并對表現突出的電商扶貧企業和個人擇優推薦到省州層面進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