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園區選擇
3.2.1氣候條件
年平均氣溫8℃~14℃。1月份平均氣溫0℃~6℃,夏季(6月~8月)平均氣溫17℃~24℃。
≥10℃的年積溫3000℃以上,年日照時數1500h以上。年降雨量500mm≈1100m,年平均空氣相對濕度75%以下。
3.2.2產地環境條件
砂壤土、壤土,質地良好,微酸性或中性,pH值6.0~7.5,有機質含量在1.0%以上。土層深厚,土層深度在60cm以上。地下水位在1m以下。產地環境條件符合NY5013的規定。
3.3 園地規劃
劃分小區,修筑必要的道路、排灌和蓄水、附屬建筑等設施。有風害地區需營造防風林。
平地及坡度在6°以下的緩坡地,栽植行向為南北向。坡度在6°~25°的山地、丘陵地,建園時宜修筑水平梯地,栽植行的行向與梯地走向相同,推薦采用等髙栽植。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按GB/T15772執行。
3.4品種和砧木
3.4.1品種選擇
根據產地生態條件,結合品質與熟期特征、耐貯運性、抗性、市場要求等選擇優良主栽品種和適宜的授粉品種。
3.4.2 常用砧木
適宜砧木有:湖北海棠、小金海棠、麗江山定子、變葉海棠等。適宜矮化中間砧木有:M9(矮化)、四川矮花紅、M7、M06(半矮化)。
1. 栽植:
4.1 苗木質量
苗木的基本質量符合GB9847的規定。
4.2栽植時間
栽植時間為秋季落葉后至春季萌芽前。
4.3栽植密度
根據砧穗組合、環境條件、整形方式和管理水平確定栽植密度。一般株行距為:矮化密植、小冠樹形1.5m~2m×3m、2m×2.5m~4m;半矮化栽培、中小冠樹形3m×3m~4m;喬化栽培、中冠樹形3m~4m×4m~5m、4m~5m×5m~6m。
4.4栽植技術
定植穴長寬深均為80cm~100cm,在砂土或紫色土瘠薄地可適當加大、加深。栽植穴或栽植溝內施入符合DB51/338規定的、以腐熟農家肥為主的有機肥料,每穴30kg~50kg,將肥料與土混勻填入地平面30cm以下,回填后定植墩髙于地平面30cm以上。凊除苗木嫁接膜,適度修剪根系。將苗木根部放入穴中央,嫁接口朝迎風方向,舒展根系,扶正,邊填細弌邊輕輕向上提苗、踏實,使根系與土壤密接。填土后在樹苗周圍做直徑Ⅰm的樹盤,澆透定根水,覆細土。栽植深度為土壤下沉后實生砧苗木的接口高于地面,營養系矮化半矮化自根砧苗木的接口應高出地面10cm以上,營養系矮化半矮化中間砧苗木也可將二分之一長度的中間砧埋于地下。
等量配置或差量配置授粉樹。主栽品種和授粉品種果實經濟價值相近時可采用等量成行配置。主栽品種和授粉品種果實經濟價值相差較大時實行差量成行配置。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的栽植比例為4~5:1。同一果園內栽植2個~4個品種。
栽苗后立即定干,采用切口覆膜、涂蠟等適當措施保護定干剪口。
定植后勤澆水,灌水后樹盤可覆蓋薄膜、稻草或秕殼等保墑
5.土肥水管理
5.1土壤管理
5.1.1深翻擴穴,熟化土壤
對于土層淺、土質差、肥力低的果園需要進行擴穴深翻或全園深翻,在秋季采果后結合秋施基肥進行。擴穴深翻從樹冠外圍滴水線處開始,逐年向外擴展60cm~80cm,深40cm~60cm,盡量少傷大根,土壤回填時混以符合DB51/338規定的有機肥,充分灌水,使根與土密接。全園深翻為將栽植穴外的土壤全部深翻,深30cm~40cm。
5.1.2間作或生草
行間間作淺根、矮稈的豆科植物、蔬菜和牧草或綠肥,通過翻壓、覆蓋和漚制等方法將其轉變為有機肥,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
5.1.3覆蓋與培土
在春季施肥、灌水后用麥稈、麥糠、稻草、樹葉、油菜殼等覆蓋樹盤,覆蓋厚度15cm~20cm,覆蓋物應與根頸保持10cm左右的距離,覆蓋物上壓少量細土。覆蓋結束后將有機物翻入土中。培土在秋、冬季進行??膳嗳敕?span>DB51/38 規定的塘泥、河泥、沙土或園地附近的
肥沃土壤,厚度8cm~10cm。
5.1.4中耕除草
清耕制果園在生長季降雨或灌水后,及時中耕除草、松土,中耕深度5cm~10cm,每年除草2次~2次,保持土壤疏松無雜草。
5.2施肥
5.2.1施肥原則
根據土壤地力或營養診斷結果確定施肥量。肥料的種類、質量和使用方法必須符合DB51/38規定。以有機肥施用為主,合理施用無機肥。氮、磷、鉀肥配合施用,其比例一般為:幼樹,2:2:1:;成年樹,2:1:2。有針對性補充中、微量元素肥料,充分滿足蘋果對各種營養元素的需求。
5.2.2施肥方法
施肥方法分為土壤施肥和根外追肥。土壤施肥采用環狀溝施、條溝施、放射狀溝施、穴施和土面撒施等方法。在樹冠滴水線外側挖溝(穴),東西、南北對稱輪換位置施肥?;嗜苡诩S水一起施用。土面撒施的肥料應選用緩釋肥為主。速溶化肥應淺溝(穴)施,有微噴和滴灌設施的的蘋果園,可進行液體施肥。根外追肥采用肥液葉面噴施。
5.2.3基肥
秋季采果后施入,以有機肥為主,混加磷肥和少量氮素化肥。施肥量一般為:幼樹25kg~50kg/株;結果期樹50kg~100kg/株。也可按每生產1kg蘋果施用lkg,一般盛果期蘋果園每6667m施有機肥3000kg~5000kg。施肥方法以溝施為主,挖放射狀溝(距樹干80cm~100cm開始向外挖至樹冠外緣線)或在樹冠外圍挖環狀溝,溝深30cm~50cm,施基肥后灌足水。撒施肥料應在樹冠投影范圍內,將肥料均勻撒施后翻深20cm。
5.2.4土壤追肥
在樹冠下挖溝施入,溝深15cm~20cm。土壤追肥每年3次。幼樹在萌芽前、春梢旺長期、秋季追施,以氮肥為主(年追施純氮折合尿素為0.15kg~0.3kg/株),配合施用磷鉀肥。成年樹追肥第一次在萌芽前,以氮肥為主;第二次在花芽分化及果實膨大期,以磷鉀肥為主,氮磷鉀混合使用;第三次在果實生長后期,以鉀肥為主。追肥后及時灌水。一般中等肥力蘋果園,每產果100kg需追施純氮1.0kg、純磷(P205)0.5kg、純鉀(K20)1.0kg。
5.2.5葉面追肥
選用適宜的大量元素肥料或微量元素進行葉面噴施,全年4次~5次。一般生長前期2次,以氮肥為主;后期2次~3次,以磷、鉀肥為主。常用肥料濃度:尿素0.3%~0.5%,磷酸二氫鉀0.2%~0.3%,硼砂0.1%~0.3%,氨基酸類葉面肥600倍~800倍。葉面追肥可結合病蟲害防治進行。
5.3水分管理
5.3.1灌溉
在春梢萌動、展葉和果實迅速膨大期適量灌溉。灌溉方式可采取滴灌、樹盤灌溉、溝灌、噴灌、穴肥水灌溉等。水質應符合NY5013的規定。
5.3.2排水
設置排水系統并及時清淤,多雨季節或果園積水時通過溝渠及時排水。
6.整形修剪
主要樹形為小冠疏層形、自由紡錘形、細長紡錘形、主干形和改良紡錘形小冠疏層形,屬中冠樹型,適于喬砧普通型品種、半矮砧普通型品種、喬砧短枝型品種組合。樹高3m~3.5m,干高0.5m~0.6m,5個~6個主枝(第一層3個,第二層2個,第三層1個)。
自由紡錘形,屬中小冠樹型,適于矮砧普通型品種、半矮砧普通型品種和生長勢強的短枝型品種組合。樹高2.5m~3.0m,干高0.5m~0.7m,中央干上螺旋上升著生10個~15個主枝,主枝長度1.5m0m,分枝角700~90°。同向主枝間距不小于0.5m。樹冠上小下大,呈闊圓錐形。
細長紡錘形,屬小冠樹型。適于較密植和矮砧普通型品種、矮中砧短枝型品種組合。樹高2m~-3m,干高0.5m~0.7m,冠徑1.5m~2.0m。在中央領導干上不分層次,均勻分布15個~20個側生分枝,由下而上分枝角度越來越大,下部枝70~80°,中部枝80~90,上部枝100~120°,樹冠上部漸尖下部略寬,呈細長紡錘形。
7、花果管理
7.1幼樹促花技術:生長正?;蚱臉涑笆龃嚎萄?、夏環剝和秋拉枝外,
同時秋季要做好保葉養根工作,良好的營養生長是促花早果的基礎。
7.2提高著果率:在氣候不良和花少的年份,在蘋果盛花初期進行人工授粉或放蜂,可以確保著果。對花多的樹或在花多年份,在花芽膨大開綻時進行復剪,
包括去弱留強,對串花枝的堵花剪,和對短果枝串的縮剪,疏花芽,不僅可以提高著果率,增大果實,還有利于果臺枝形成花芽,所以也是克服大小年的有效措施。缺硼果園花期噴硼對提高著果率效果顯著。
7.3疏花疏果:在盛花初期到末期,對過量的花序和花朵按要求疏花,在謝花后 l~4 周,對過多的幼果進行疏除,這是防止或克服蘋果大小年結果的必要措施。
7.4套袋:疏果的同時即可套袋,套袋必須在落花后 45 天內完成。
7.5摘袋:采收前 30 天進行摘袋,避開高溫天氣。
8.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
病蟲害主要病害有蘋果炭疽病、蘋果早期落葉病葉螨、蘋果葉螨、梨小食心蟲和蘋果小巷葉蛾等以及地下害蟲。
(1)蘋果炭疽??;防治方法:結合冬季修剪,徹底清除病僵果和病枯枝。萌芽前全樹噴 1~2 的波爾多液液進行鏟除,或使用大黃素甲醚,植物園保護性殺菌劑,采用 0.5%的大黃素甲醚加水稀釋至 500~600 倍,噴灑,噴灑是注意空氣濕度,一般每隔 10 天進行一次。生長期采用 1:(2~3):200 倍波爾多液噴灑,保護果實。果園防護林忌用刺槐樹種。
(2)蘋果早期落葉?。悍乐畏椒ǎ盒菝咂谧龊们鍒@工作,掃除落葉燒毀。生長期噴藥保護葉片,可用 1:(2~3):240 倍波爾多液防治。
(3)葉螨:即紅蜘蛛。防治方法:花前噴波美 0.5 度石流合劑,謝花后再噴一次
(4)蘋果小卷葉蛾 :防治方法:休眠期刮除老樹皮燒毀。幼蟲近出蟄期,成蟲發生期蘋果園掛糖酪罐誘殺。糖醋液的比例是糖 1 份、醋 3 份和水10份。
(5)對于地下害蟲采用苦參堿,將苦參堿稀釋 400~600 倍,采用葉面噴施,5~
7 天一次,使用 2~3 次。
【網站聲明】
1.本網站為純公益性服務網站,無任何商業目的。
2.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3.本網站所刊發、轉載的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4.本網站如無意中侵犯了哪個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來信或來電告之,本網站將立即給予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