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選擇
以石灰性沖積土和壤土為宜。pH6.5-7.0,選地勢平坦,土層比較深厚,質地相對較為疏松,土壤肥力中上水平,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地塊。
二、播前準備
1、輪作倒茬:綠豆忌與豆類作物重茬、迎茬,忌辣椒茬、白菜茬,宜選擇與玉米、糜、谷、黍、山藥等進行 3-4年輪作。
2、精細整地:適時耕翻耙勻,精細整地,使地面平整、疏松、細碎,上虛下實,清除雜草根茬,無坷垃、石塊。有灌溉條件時,視墑情灌足底墑水。
3、品種選擇:選擇抗旱、耐寒、抗病、豐產性好,抗逆性較強,不早衰、不炸莢品種,優選苗期抗旱、耐寒,發苗強,比當地露地栽培品種生育期長 10-15 天的中熟品種,如生育期 80-90 天的晉綠豆 3 號、晉綠豆 7 號、黑珍珠綠豆、中綠 5 號、中綠 8 號、張綠 1 號等。
4、種子處理:去雜、去劣、去病、去碎粒,留飽滿、光澤度好,發芽率、發芽勢高的籽粒。播種前擇晴天曬 1-2小時,亦可按說明拌種衣劑。有條件的可按每畝用 50-100g根瘤菌、15g鉬酸銨或 1%的磷酸二氫銨接種或伴種。
三、覆膜播種
1、機具選擇:可采用玉米覆膜機經適當調整排種器和行距,進行覆膜播種,施肥、覆膜、播種一次完成。
2、地膜選擇:采用寬度 65-80cm 的地膜,膜要鋪平、鋪正、拉緊、壓嚴、壓實,緊挨著地面。做到不跑溫,不漏空氣,風扯不起,連草都頂不動,壓土時不可壓的太寬,采光面寬不得少于 40cm。
3、播種時間: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耕作制度,選擇合適的時期播種。冀北和晉北地區比較適宜于 5 月中下旬播種,覆膜播種一次完成。墑好時,在 5 月上旬結合春翻施肥整地搶墑播種,墑情不好時,春翻整地后等雨播種或雨后春翻整地播種,最遲不超過 6 月 10 日。
4、合理密植:一般掌握早熟種密,晚熟種稀的原則。膜上行距 40cm,膜側行距 60cm,株距 28-30cm,每畝穴數4500 個左右,深 3-4cm,每穴 3-5 粒,留雙苗。
四、機具操作
1、 作業前準備工作:將整機與小四輪拖拉機三點懸掛連接,檢查調整各部位潤滑、緊固、轉動等狀態正常。
2、添種子:檢查種子箱內無異物后,添加種子。更換新的品種時,將排種器插板拉開,倒出剩余種子后,重新添上種子。
3、添加肥料:將清除雜物后無板結的顆粒肥料加入肥料箱。
4、安裝地膜:將膜卷裝在膜桿上,裝入膜卷架,調整好松緊度。
5、 覆土量的調整:改變覆土圓盤的深度和角度,以調整覆土量。
6、 播種行距:調整開溝鏟的水平位置得到合適的播種行距。
7、 開始作業:將機組對準作業位置,將地膜從膜輥上拉下,把膜頭用土壓住,起步作業。
8、注意事項:起步、起落應緩慢,前進速度均勻,作業中不得拐彎以及向后退,隨時檢查各部位工作狀態,發現異常及時停機處理。
五、施肥管理
每畝施有機肥 1500-3000kg,過磷酸鈣 30-50kg,作為底肥播前耕翻時,一次施入犁溝內。
六、田間管理
1、查苗放苗:苗齊后及時查苗、放苗,發現缺苗及早進行催芽坐水補種或在空穴相鄰處多留苗,補壓地膜漏氣處。
2、苗定苗:幼苗 2-3 葉時間苗、定苗,一般穴留苗 2株,每畝留苗 9000-10000 株。
3、 水分管理:具備灌溉條件時,需在花莢期澆水 1-2次。
4、雜草治理:未封壟前人工及時去除膜間雜草。
5、病蟲防治:蚜蟲用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 2500 倍液或 50%辟蚜霧可濕性粉劑 2000 倍液噴施。豆莢螟用 1.8%阿維菌素乳油 2000 倍液噴施。發生病害時,據病因對癥下藥,用甲霜銅、代森錳鋅、鏈霉素等防治。每畝施毒米 0.1~0.15kg,防治地底下農作物害蟲。
噴霧方法可采用背負式噴霧器人工噴霧,分別從上往下和從下往上噴,盡量做到均勻噴灑,施藥量靠經驗控制;還有一種方法是種植戶自行改裝的噴霧裝置,在四輪車上加裝一個增壓泵,采用機械化噴霧,一次幅寬可達 6-8 行,這樣比較節約時間和人力成本,但防治效果不如人工背負式噴霧器,葉子背面防治不到。
七、收獲
根據品種特性適時采收或分次采收。
八、脫粒
收獲的綠豆莢在當天進行攤平晾曬,隨后進行脫粒,可采用棍棒人工反復敲擊,再清理干凈;還可采用機械脫粒,用小型小豆脫粒機脫粒,再人工清理干凈。
九、入庫保存
收獲的籽粒要充分曬干,熏蒸后入庫保存。